kb体育app官网入口链接
  • 首页
  • kb体育app官网入口链接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kb体育app官网入口链接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
栏目分类

  • kb体育app官网入口链接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
热点资讯

  • 46年陈毅向毛主席“状告”粟裕:道理讲过很多次,但根本讲不通
  • 哈电集团研制的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
  • 翰博高新获2200万元政府补助
  • Steam游戏评测 第347期《全面冲突:抵抗》
  •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举行

新闻动态

46年陈毅向毛主席“状告”粟裕:道理讲过很多次,但根本讲不通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87

1946年,刚没过多久内战就全面爆发了,陈粟这两位老战友又肩并肩地上阵打仗了。

结果,原本在抗日时期配合得很好的两个人,这时候却老是闹矛盾。到最后,陈毅干脆给毛主席发了封电报,直接把对方给“参”了一本。

电报里的话满满都是他的牢骚和没办法:说了好多遍的道理,可人家就是听不懂!

粟裕是陈老总的手下,为啥他敢不听命令呢?对于他们俩的争论,毛主席到底是怎么看的呢?

【毛主席的器重】

抗日战争快结束时,为了准备日军走后辽沈地区可能会爆发的大仗,中央专门让山东的罗荣桓带着部队去东北,做好打仗的准备。

山东军区的司令位置,由新四军的头儿陈毅来接手。这样一来,陈老总就正式告别华中地区了。

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,华中正好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,其战略重要性跟山东不相上下,那毛主席为啥非得派陈老总去山东掌舵呢?

这是因为这时候的华中已经有了可以自己带兵打仗的将领了。

这位就是在抗日战争那会儿,因为指挥黄桥战役出名了的粟裕将军。在那场仗里,粟裕大将军带着七千兵马,硬是把敌人的十万大军给打退了。

就是这场战役,让他被中央领导注意到了。后来,毛主席还夸他说,这个小伙子以后能带四五十万大军了。

所以,陈老总走了以后,毛主席就想让粟裕来当华中军区的司令,再让张鼎丞做他的副手。

那时候,华中局的内部人员对这个建议全都表示赞同,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。

粟裕接到命令的那天,立刻给中央回了信,信里他谦虚地说:“我真是有点慌,觉得自己还不够格。”他表示,按资历来说,应该是张当正职,自己当副职更合适。

看到他这么谦让,毛主席心里很高兴,马上就答应了他的要求。但等华中野战军成立以后,毛主席还是决定让粟大将来当司令员。

于是,陈粟两位,一个去了山东,一个在华中,都当上了野战军司令。说到底,这时候他们在军事上的地位已经差不多重要了。

后来的日子里,毛主席经常提拔粟大将。不论是哪次战斗,毛主席都会给他足够的自由,让他能大展身手,充分发挥自己的本事。

粟大将手头的权力增大后,他不再只是琢磨战术上的改动,对于整体的战略走向,他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
这样一来,他和陈老总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不一样了。以前都是陈老总发布作战指令,而粟大将呢,大多数时候都会照着计划去做。

自从有了“自由发挥”的空间,粟大将就开始把他一贯的大胆打法用到整体布局上,这样一来,就跟平时比较保守的陈老总产生了摩擦。

【争执与磨合】

1946年,蒋介石挑起全国范围的内战后,各地的解放区都面临了困境。特别是离南京政府很近的华中区域,更是成了敌人最先想要攻占的地方。

当敌人的人数比我们多好几倍,向我们发起攻击时,毛主席不希望我们的军队被打得只能被动防守。

于是他立刻给陈毅发电报,让陈毅告诉粟裕,别太在意单个城市和地方的得失,得瞅准机会,让两军一起出去打游击战。

陈老总对毛主席的深远眼光当然是十分赞同的。毕竟按照我们军队目前的实力,还没办法跟敌人直接对抗。

他收到信后,马上就把这个打仗的想法告诉了华中那边,让他们一起配合行动。

要是放在以前,粟裕根本没有机会拒绝。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,粟大将其实心里早有了别的打算。

根据他以前的实战经历,他觉得打仗时,除了兵力和武器要跟上,最关键的还是得靠老百姓的支持。

因为我军多年来不停努力,华中地区已经打下了非常牢靠的群众根基。

要是我军选择在内线打仗,就能靠着广大老百姓的支持,得到补给和休息,跟敌人耗上好久。

但如果到了外线作战,我军就会失去这些有利条件,就算敌人不主动打我们,我们也可能会陷入困境,面临挨饿的风险。

另外,别看敌人表面上人马众多,将领也不少,其实都是些不正规的部队。只要我们集中力量打垮他们的主干力量,剩下的敌人就会很容易被打散。

所以,他给中央出了个主意,说先别急着去外线作战,先在内线多打几个漂亮仗,观察一下形势再做决定。

这个说法一出来,整个华中地区都轰动了,就连陈毅也感到十分吃惊。

他觉得,南边和北边的战斗就像是一局棋,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求和,好在谈判时掌握主动权。

粟裕的想法挺有远见,可就是没给自己留点儿后路。要是打赢了还好说,万一打输了,我军在整个局势里的处境可就麻烦了,到时候这责任谁能扛得起呢?

接着,陈老总赶紧再次跟他强调了中央的指示,并且详详细细地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军队要这样做。

但粟裕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,他只是默默地盼着毛主席的回信。

陈毅看他固执己见,心里也很生气,随后他就发电报给毛主席“告状”,说粟裕就是不愿意离开苏中,尽管跟他讲了很多次道理,但他就是听不进去。

那毛主席是怎么想的呢?他仔细琢磨了两个人的看法,觉得他们讲得都挺在理,大家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,就是走的路子不一样,都是为了成功嘛。

不过既然他已经把华中地区的总指挥重任交给了粟裕,那就应该百分之百地相信他。

他就跟陈老总他们说,国军那边突然变了计划,说不定会从胶济、徐州、豫北、豫东还有苏北这些地方一起向我们打来,不过他们的人马现在还没聚齐呢。

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南边战场就不用急着行动,咱们可以先在内部打赢几场,然后再转到外部去。

这就意味着,粟大将的看法得到了主席的认可。

其实大家做这个决定时,心里都挺忐忑的。毕竟我们军队很少有这么大胆的举动,要是没抓住好时机,可能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。

不过,粟裕的表现还是让大家挺满意的。

接着,他连续打了宣泰、如皋和海安三场仗,每次都赢了,总共消灭了两万多名敌人。

到这个时候,中央终于完全放心了,放手让他大胆去做。结果,在他的指挥下,我军赢得了七场战斗的全部胜利。

【敢于直谏】

粟大将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的真本事,从那以后,不管他做什么决定,陈老总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。

其实粟裕不光跟陈老总有过不同看法,就连毛主席的命令,他也曾经“大胆说出”过自己的不同意见。

1947年,我军三支队伍冲进中原地区后,两边就僵住了,就像“你过不来,我也过不去”那样。

为了改变眼下的困局,毛主席出了个主意,叫“分批过江”。他打算把战斗引到蒋介石管辖的地方,好让中原的敌人回来防守。

这样一做,就能减轻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打仗的负担。

毛主席的这个决定非常有远见,不过粟裕还是有不一样的想法。

他觉得,就算咱们军队渡过江南去,也不一定能让国军调头回来防守。毕竟江南那地方河网密布,国军的重型武器在那儿很难派上用场。

他的想法是,还是待在中原多赢几仗,把敌人的战斗力给削弱。等国军的主力在北方被消耗得差不多了,就一路往南边推进。

陈毅听到他的想法后,虽然感到有些意外,不过还是决定站在他这一边。

但毛主席还是有些担心,所以他把陈粟两人叫到西柏坡来当面商量。结果,在粟裕的一再要求下,毛主席答应了他的建议。

这时候,毛主席觉得粟裕大将军已经能够领导好华野了,所以他打算把陈老总调到中野去,直接让粟裕大将军来当华野的司令员。

但粟裕多次拒绝,硬是要陈老总继续当司令,自己甘愿做他的副官。

毛主席被他不慕功名、一心为公的精神所打动,答应了他的要求。

在那之后的日子里,粟裕从豫东一路打到淮海,连续打垮了敌人十多个精兵强将。许多大名鼎鼎的国军将领都败在了他的手下。

粟大将令人钦佩的地方,不仅因为他总是站在整体角度,多次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,向上级直言不讳,更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,验证了自己的决策是对的,为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参考信息:

【1】刚勇善谋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,党史博采,2007年7月13日。

【2】常胜大将粟裕高风亮节:二让司令一让帅,中国新闻网,2013年7月15日。



上一篇: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举行
下一篇:主打轻薄静音 荣耀发布MagicBook Pro 16 2025
    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kb体育app官网入口链接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